麻省理工學院運輸與物流中心
《供應鏈永續性現狀報告-2024》
解析和評論
by Stephen Lin, 創辦人/CEO
麻省理工學院運輸與物流中心(MIT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& Logistics)在過去幾年持續發佈《供應鏈永續性現狀報告》。今年的報告主要基於過往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,並聚焦以下重點:

- Scope 3 的關鍵性:根據 CDP 的數據,Scope 3 排放約占組織總排放的 75%,是碳管理中不可忽視的核心部分。
- 計算的挑戰:準確計算 Scope 3 排放極具挑戰性,目前亟需制訂全球統一的計算標準與方法。
- 計算方法的局限:目前最常使用的 Spend-based 計算方法存在諸多局限性,而更精確的生命週期法(Life Cycle Assessment, LCA)則依賴更高階的排放監測技術與設備支持。
此外,報告還引用了一篇關於排放量異常檢測(Outlier Detection)的研究論文,進一步探討供應鏈中排放熱點的識別與分配問題(相關論文可參見:Supply Chain Emission Hotspot and Allocation Method Analysis)。
對於報告中提到的挑戰,我深表認同。解決 Scope 3 排放計算問題的關鍵在於以下兩點:
首先,需大幅提升 Scope 1 和 Scope 2 計算的普及率。無論企業規模大小,應確保基本的數據覆蓋率。只有當供應鏈中每個節點的數據完整且準確,才能避免 Scope 3 計算因缺失數據而受到影響。
其次,應優先完善運輸相關排放的計算方法。運輸是 Scope 3 中的主要排放來源,其準確性對整體計算結果影響深遠。藉由優化運輸排放的計算方式,能為全面解決 Scope 3 排放問題奠定重要基礎。